首页 > 资讯中心

短视频火了,这对垂直领域App存在着怎样的意义

发表日期:2018-11-13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0

1. 短视频观看、制作和传播的成本下降

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趋于饱和,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先决条件。三大运营商纷纷响应网络提速降费政策下调网费,而公共免费WiFi,尤其是地铁WiFi的普及,有效覆盖了4G网络盲区,也让短视频的观看成本大大降低。

短视频App自带的特效层出不穷且操作简便,让技术对创意的限制最小化,大大降低短视频的创作门槛;而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短视频行业,各家平台推出了内容扶持计划,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降低了创作成本。

社交分发+算法分发的互联网营销推广模式打破了短视频App内容交流的壁垒,更以精准的受众定位降低了内容传播成本。以聚合型短视频内容发布平台今日头条为例,通过与二更、papi酱等短视频内容提供方合作,凭借其大数据算法的优势和强大的内容聚合能力,让内容被更多人看到,为短视频带来更多流量。而其社交平台分享功能,也为短视频带来了更好的留存率。

2.迎合碎片化时代的受众需求

现代社会的场景多元化和娱乐多样性,致使大众的时间碎片化与内容碎片化的现象越发普遍。而短视频的出现成功满足了当代受众的需求,成为互联网流量的新入口。

今日头条201612月的数据显示,用户对短视频的消耗时长是图文的1.3倍。一来长则十几分钟,短则数秒的短视频让用户在碎片化的场景下也能轻松观看,不必担心像看电视剧、电影一样时常被打断;二来视频形式普遍比图文的娱乐性更强、更讨喜。

3. 广告收入前景可观

犹记得20164月,短视频鼻祖级网红Papi酱以2200万的成交价卖出自己的第一条广告。且不论这条广告的价值是否有被高估,但无疑让更多人发现移动短视频广告的价值。与一般的长视频不同,短视频时长的局限性迫使内容创作者必须保证内容的质量才能持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此时的受众处于高唤醒状态,而这恰恰为广告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

目前常见的短视频广告合作形式除了贴片广告,角标广告,软广植入,口播的形式。内容创作平台二更,更是与品牌展开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4. 视频的长尾效应

时下热播的综艺《演员的诞生》,其中某期在其网络独家播放平台腾讯视频上的播放次数为1.6亿,而由该期节目再次剪辑制作的某则短视频仅在一个平台上的播出量就占其正片网络播放量的7%。短视频充分利用了视频的长尾效应,凭借其短小精悍的优势,成为网络流量的宠儿。

到底这些对于垂直领域的App有什么意义呢?

App开发者们可以在自己App的下载页面发布15-30秒的短视频,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吸引用户注意力,为开发者带来更多的下载量。